计量计费。并网接口装置安装在分布式光伏升压后汇流开关处,计量光伏上网电量,仅需进行单向计量即可,其计量功能可计算上网电量并可通过不同电价标准或电价要求进行计费。
3)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电能质量。由于光伏出力变化时所产生的谐波电流有所不同,并网接口装置具有谐波检测功能,可通过实测确定谐波治理装置的配置。
(2)停电故障时。
1)光伏系统并网、解列。因1号线不是线路,并网接口装置设置在户进线开关到公共连接点。当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本体内部故障解列时,不会对号线其他用户造成影响。
2)继电保护配置及动作
(1)光伏组件不存在玻璃破碎、背板灼焦、明显的颜色变化。
(2)光伏组件中不存在与组件边缘或任何电路之间形成淬通通道的气泡。
(3)光伏组件接线盒不允许变形、扭曲、开裂或烧毁,接线端子良好连接。
(4)光伏组件上的带电警告标识不得丢失。
光伏组件和支架应结合良好,两者之间的接触电阻应不大于4。
(6)光伏组件必须牢固接地。
(7)在无阴影遮挡条件下工作时,在太阳辐照度为500W/m2以上,风速不大于2m/s的条件下,同一光伏组件电池上方的组件外表面温度差异应小于20℃。装机容量大于50kW的分布式光伏,应配备红外线热像仪,检测光伏组件电池上方的组件外表面温度差异。
单柱光伏支架焊接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控制含碳量。碳是造成单柱光伏支架晶间腐蚀的主要元素,应选用含碳量小于0.03%的焊材。
2、添加稳定剂。在单柱光伏支架和焊条或焊丝中加入钛、铌等元素,提高抗晶间腐蚀的能力。
3、进行固溶处理。在焊后把焊接接头加热到1050~1100℃,然后迅速冷却,稳定奥氏体组织。另外,也可以进行850~900℃保温2h的稳定化热处理。
4、采取双相组织。在焊缝中加入铬、硅、铝、钼等,使焊缝造成奥氏体+铁素体的双相组织。一般控制焊缝金属中铁素体含量为5%~10%。
5、减少焊接热输入。在焊接工艺上,采用小的焊接电流、大的焊接速度和短弧多道焊,待一层焊完冷却后再焊下一层,甚至可用烧冷水等措施来加速焊缝的冷却。另外还必须要注意焊接顺序,与腐蚀介质接触的焊缝应后焊接,尽量不使它受重复热循环的作用。